氧化钴-镁量测定-原子吸收光谱法

整理时间:2012-11-07   热度:865

1.范围

本方法适用于氧化钴中镁量的测定。测定范围:0.0005%~0.0020%。

2.原理

方法提要试样用盐酸分解,在稀硝酸介质中,使用空气—乙炔火焰,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85.3nm处,测量镁的吸光度。在标准溶液中应含有与试样溶液相同浓度的钻基体。

 

3.试剂

3.1金属钻(含镁<0.000l%)。

3.2硝酸(1+1),优级纯。

3.3硝酸(1+19),优级纯。

注:全部实验过程应该用同一批硝酸。

3.4镁标准贮存溶液:称取01658g经900℃灼烧0.5h的优级纯氧化镁,置于250mL烧杯中,小心加入20mL硝酸(3.2),盖上表皿,完全溶解,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,取下,用水洗涤表皿及杯壁,冷至室温。移入1000mL容量瓶中,用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。此溶液1mL含100μg镁。

3.5镁标准溶液:移取25.00mL镁标准贮存溶液(3.4),置于500mL容量瓶中,用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。此溶液1mL含5μg镁。

3.6盐酸(ρ1.19 g/mL),优级纯。

 

4.仪器

原子吸收光谱仪,附镁空心阴极灯。

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,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。

灵敏度:在与测量试料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,镁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.008

μg/mL。

精密度: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,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.0%;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(不时“零”浓度标准溶液)测量10次吸光度,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.5%。

工作曲线线性: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,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叫于0.8。

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(提示的附录)。

 

5.分析步骤

5.1试料量

称取1.000g试样。

5.2空白试验

以标准溶液(5.4.2)的零浓度溶液做为试样空白。

5.3测定

5.3.1将试料(5.1)置于一清洁没有被腐蚀过的400mL烧杯中。

5.3.2加入盐酸(3.6)10mL,低温加热使试料溶解完全,于水浴上加热蒸干,加入10mL硝酸(3.3),盖上表皿,溶解盐类。取下,冷至室温。移入100mL容量瓶中,用硝酸(3.3)稀释至刻度,混匀。

5.3.3使用空气—乙炔火焰,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85.3 nm处,与标准溶液系列同时,以硝酸(3.3)调零,测量试液的吸光度,减去试样空白的吸光度,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镁浓度。

5.4工作曲线的绘制

5.4.1分别称取六份金属钴(3.1)使其钴量与氧化钴中钴量相同,置于250mL烧杯中,加足够的水覆盖试样,分次加入40mL硝酸(3.2),盖上表皿,溶解试样。加热至试样完全溶解,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,蒸至湿盐状。加20mL水,加热至盐类完全溶解,取下,冷至室温。移入100mL容量瓶中,补加硝酸(3.3)10mL,混匀。

5.4.2用滴定管分别加入0、1.00、2.00、3.00、4.00、5.00mL镁标准溶液(3.5)于容量瓶(5.4.1)中,用硝酸(3.3)稀释至刻度,混匀。

5.4.3在与试样测定相同条件下测量标准溶液(5.4.2)的吸光度,减去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。以镁浓度为横坐标,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。

 

6. 结果计算

按下式计算镁的含量,以质量分数表示:

         

式中:C——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镁浓度,μg/ml

V——试液的总体积,ml

m——试样量,g。

 

7.允许差

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下表所列允许差。

%

镁的质量分数

允许差

0.00050~0.00080

0.00015

>0.0008~0.0020

0.0003

 

8 参考文献

有色金属工业分析丛书—重金属冶金分析 P314

附  录

仪器工作条件

使用WFX-1D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镁的参考工作条件如下表:

波长

nm

灯电流

mA

光谱通带

nm

观察高度

mm

空气流量:乙炔流量

285.2

3

0.2

10

5:1

 

热销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