镉——铝的测定—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

整理时间:2012-11-07   热度:1002

1   范围

本方法用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中铝。

本方法适用于镉中铝含量的测定。测定范围为0.0005%0.5%

 

2   原理

试料以盐酸、过氧化氢分解。将一定体积的溶液引入电热原子化器中,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309.3nm处测量铝的吸光度。

 

3   试剂

   分析用水均为二次蒸馏水。实验所用器皿均用盐酸(1+19)充分浸泡后,用水清洗干净。

3.1盐酸(ρ1.19g/mL),高纯。

3.2盐酸(1+1)。

3.3盐酸(1+99)。

3.4过氧化氢(30%),优级纯。

3.5锌溶液(100mg/mL):称取10.00g金属锌(>99.99%,铝<0.0002%)于500mL烧杯中,加入100mL盐酸(1+1),分次滴加12mL过氧化氢(30%),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,蒸至体积约为20mL,冷却至室温,移入100mL容量瓶中,以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。

3.6铝标准贮存溶液:称取0.1000g金属铝(99.99%),置于200mL烧杯中,加入10mL盐酸(ρ1.19g/mL)及1mL过氧化氢(30%),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,煮沸,冷却至室温,移入盛有50mL盐酸(1+1)的1000mL容量瓶中,以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。此溶液1mL100μg铝。

3.7铝标准溶液:移取10.00mL铝标准贮存溶液(3.6)置于盛有4mL盐酸(1+1)的200mL容量瓶中,以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。此溶液1mL5μg铝。

 

4   仪器
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,配有电热原子化器、自动进样器,附铝空心阴极灯及普通非热解石墨管。

 

5   操作步骤

5.1测定次数

独立进行二次测定,取其平均值。

5.2试料量

按表1称取试料,精确至0.0001g

1

铝含量/%

试料/g

试液体积/mL

分取试液体积

稀释后

后体积

0.0005~0.001

1

50

 

0.001~0.005

0.5

50

 

0.005~0.020

0.5

200

 

0.020~0.100

0.5

100

10

100

0.100~0.500

0.2

200

10

100

5.3空白试验

用同批盐酸溶解金属锌和试料,以标准系列溶液的零浓度溶液作为试料空白。

5.4测定

5.4.1将试料(5.2)置于100mL烧杯中,加入1020mL盐酸(1+1),滴加数滴过氧化氢(30%),盖上表皿,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后,半开表皿,蒸发至近干,取下冷却,加入10mL盐酸(1+99),加热使盐类溶解,冷却至室温,按表1用盐酸(1+99)移入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,混匀〔铝量>0.05%时,按表1分取试液并用盐酸(1+99)稀释〕。

5.4.2根据仪器说明书推荐的条件及本实验室的实践经验,对所用的原子化器和取样量(1040μL)选择铝原子化的最佳参数。

5.4.3调整需要的仪器参数至最佳状态,并按所选条件(5.4.2)调整电热原子化器。

5.4.5用选定的加热程序空烧石墨管两次。

5.4.6将预定体积的试液(5.4.1)注入原子化器中,按原子化程序原子化,于波长309.3nm处测量铝的吸光度,每份试液测定两次,取其平均吸光度减去空白的平均吸光度,自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铝浓度。

5.5工作曲线的绘制

5.5.1移取01.002.003.004.005.00mL铝标准溶液(3.7)于一组5

0mL容量瓶中,加入锌溶液(100mg/mL)使之与试液的锌浓度相等,用盐酸(1+99)稀释至刻度,混匀(试液中锌浓度≤1mg/mL时,标准溶液中可不加锌溶液)。

5.5.2与试液同时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,计算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平均值,减去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平均值,以铝浓度为横坐标,吸光度平均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。

 

6   分析结果计算

按下式计算的含量,以质量分数表示:

式中:c——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铝浓度,μg/mL

V0——试液总体积,mL

V1——分取试液体积,mL

V2——被测试液体积,mL

m——试料的质量,g

 

7   精密度

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允许相对差。

2

测定范围/%

允许差/%

0.00050.0010

0.0002

0.00100.0030

0.0004

0.00300.006

0.001

0.0060.015

0.002

0.0150.040

0.005

0.0400.150

0.015

0.1500.50

0.04

 

8   参考文献

[1] GB/T12689.13—90
热销商品